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原创推荐

促进消费、扩大内需,实现5%的经济增速目标

来源:中国网 丨 作者:袁正 丨 时间:2023-03-11 丨 责编:乐水 安然 宇馨

袁正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

3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今年的发展预期目标确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,这是当前阶段的潜在增速水平。今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,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,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。同时,国内需求不足,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,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不少困难。面对诸多挑战,要实现5%的潜在增速,需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,促进消费有力恢复。

由于海外经济受困于通胀和增速下行,海外需求持续疲软。同时,东南亚地区生产力回升,与中国产品出口形成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。以上因素导致当前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面临明显下行压力。2023年1—2月,按美元计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.8%,进口同比下降10.2%,虽然比去年12月降幅有所收窄,但降幅仍然较大。从出口结构上看,今年1—2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0.4%,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7.4%,对就业形势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。

外需的疲软凸显扩大内需的重要性。去年12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-2035年)》,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,加强需求侧管理,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,着力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,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,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。

出口、投资、消费一直被认为是拉动经济的“三驾马车”。在当前外需疲软情况下,投资也面临增长乏力问题。长期以来,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偏高,而消费占比偏低。2022年,因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,消费受到较大影响,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0.2%,而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增长5.1%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收缩的缺口。但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基建和制造业投资,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,尤其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。抛开政策性投资,实际上,目前中国产业投资的动能略显不足,基建投资也面临边际效率递减的困扰而难以持续。因此,为实现5%的潜在增速目标,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消费、扩大内需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。

随着疫情接近尾声,今年的消费将趋向乐观。消费者信心将逐步恢复,经济活动和人员交流将趋于活跃,过去一段时间积压的消费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。目前,消费市场呈现显著回暖趋势。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3.08亿,同比增长23.1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.6%;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.1%。

要扩大内需,在政策上需要多措并举激发消费需求。为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满足合理住房贷款需求,可推出房地产市场需求侧宽松政策,如降低房贷首付比例,下调首套房贷利率,放松限购,放宽房贷资格限制,实施购房契税优惠和补贴等等。同时,应促进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和文化旅游消费。对住房、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。此外,还应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,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,有条件的城市可实施消费券计划。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,完善镇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。打造城市夜间经济消费场景,培育多样化夜间消费业态。

(责任编辑:乐水 安然 宇馨)


专栏
荐读
专题
网站无障碍